性爱网站

性爱网站新闻

性爱网站新闻

当前位置: 性爱网站 -> 性爱网站新闻 -> 正文

性爱网站 举办“展望航天大功率微波技术前沿”电子材料菁英论坛

发布日期:2025-11-03 访问量:


(通讯员 门佳慧)10月31日,性爱网站 在南校区D-205教室举办“电子材料菁英人才系列论坛”聚焦航天领域核心技术,特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崔万照,作“航天大功率微波技术展望”专题报告200名师生参与,学院党委书记宋刚锋主持。

报告开篇,崔万照研究员以“电磁学理论与航天应用的深度耦合”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航天器微波技术的发展脉络。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奠定理论基础,到卫星通信、深空探测等场景的工程落地,通过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微波技术在空间信息传输、目标探测、能源转换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随后,他聚焦技术落地的关键载体——空间射频材料,详细介绍了柔性太阳翼、介质加载微波器件、碳系薄膜镀层等前沿材料与部件的研发进展,深入剖析了微放电效应的建立条件、对航天器部件的潜在危害,以及通过材料改性、结构设计抑制该效应的技术路径,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指导性。

在探讨技术发展趋势时,崔万照研究员结合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目标与自身主持的国家级课题经验指出,当前航天器微波技术面临“更极端环境适应性、更高集成度、更长服役寿命”三大核心挑战。他强调,突破这些挑战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其中材料创新是基础——需研发更耐辐射、低损耗的新型射频材料;结构优化是关键——通过小型化、轻量化设计适配航天器载荷需求;智能化发展是方向——借助仿真模拟、健康监测技术提升器件可靠性,三者协同方能打破现有技术瓶颈。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围绕航天大功率微波技术的学术难点与工程应用问题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崔万照研究员结合多年系统工程实践经验,以具体项目案例为支撑,用通俗的语言拆解复杂技术问题,既解答了师生的疑问,又引导大家从“理论-材料-器件-系统”的全链条视角思考问题,现场掌声不断。

本次论坛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与航天领域顶尖专家对话的桥梁,更推动了“先进材料”与“航天工程”两大领域交叉融合。与会师生表示,报告清晰勾勒了航天大功率微波技术的前沿图景,为后续科研选题、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学院也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推进学术交流活动,助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报告人简介:

崔万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导。长期从事航天微波技术与材料研究,先后获航天贡献奖(2013)、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第四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中国航天基金奖(2017)、第七届中国宇航学会优秀工作者(2021)、首届典赞·科普三秦年度科普人物(2022)、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24)、工信部工程硕博士优秀导师(2024)等荣誉称号;以核心成员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4年,R6),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授权和受理发明专利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编/译著20多部,是航天微波领域兼具理论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核心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