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佳怡)为引导材料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深化专业认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贯彻产教融合育人理念,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团委于2025年10月19日晚举办“行业筑梦,成就未来”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分享会。苏州、西安、深圳三支实践分队的学生代表分享了实践经历与成长感悟,学院2024级、2025级本科生共260余人参与本次分享会。

2024级本科生樊思麟,分享了西安分队走访比亚迪、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车永电的实践收获。他介绍道,学院组织的“行业筑梦·成就未来”暑期实践,旨在帮助大四学生对接材料与纳米科技前沿,深入了解企业真实需求,明确自身所学如何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在比亚迪,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企业的电池技术布局,见证材料创新如何驱动新能源产业迭代;走进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稀有金属材料研发与应用的前沿阵地,理解“材料强国”背后的技术攻坚;探访中车永电,于轨道交通与绿色能源装备制造场景中,感悟材料性能对大国重器的支撑价值。

樊思麟感慨:“从实验室的配方调试到企业产线的材料应用,我们终于明白‘纸上谈材料’与‘产业用材料’的鸿沟,也更加清晰了自己该往哪个方向深耕。”他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关注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动态,把实验课的每一次操作都当成对接产业的预演”。
深圳实践分队聚焦电子材料与资源循环领域,走访润鹏半导体、鹏芯微集成电路、格林美等行业领军企业。2024级本科生康鑫在分享中谈到:团队深入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资源循环企业的生产研发一线,在功率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高频高速基板材料及资源循环技术等领域的调研中,既深刻洞察到我国电子材料、资源循环领域的技术壁垒与产业需求,又拓宽了对“材料支撑产业发展”的行业视野。

康鑫表示:“当了解到润鹏半导体在功率芯片领域获国家支持,看到格林美在资源循环技术上的创新实践,我们真切领悟到‘产学研用’协同与技术迭代对突破‘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意义。这段实践让他坚定了“深耕电子材料与资源循环领域,助力中国‘芯’与绿色发展双轨崛起”的青春决心,未来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科研与行业实践,在关键材料与循环技术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2024级本科生张博阳,分享了苏州实践分队在电子材料与半导体产业,深入当地企业、科研机构开展的实践收获。走进龙驰半导体、英诺赛科(苏州)等企业,队员们观摩半导体生产设备、探究GaN第三代半导体潜力,实现理论与产业实践深度结合。探访苏州苏纳光电、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时,队员们对接岗位需求、交流科研动态,明确了专业与产业的高契合度,也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拓宽了路径。他表示,“苏州半导体产业人才需求旺盛,学院材料、纳米、化学专业方向与行业需求高度匹配,现阶段我们既要打好专业基础、练就基本科研能力,更要提升未来行业所需的技术、沟通、管理等能力,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占据‘上岸’优势”。
实践归来话感受,实践归来话成长。性爱网站
全年持续打造“行走的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院依托暑期社会实践持续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将专业教育延伸至行业产业,引导学生收获行业认知与科研启发,转化持续前进的动力,在电子材料赛道上勇毅前行,以青春之力破解材料“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战略,为行业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材料人的智慧与担当!